B体育下载app:中国土猪差点儿灭绝!洋猪“入侵”40年 中国养猪业

发布时间:2024-03-25 21:12:05 来源:bsport体育app下载 作者:b体育官方下载入口

  猪,是一种在地球上最少拥有4000万年悠久历史的杂食性哺乳动物,广泛地存在于欧亚的森林与沼泽之中。

  其在千万年间自然进化出的肥硕体型,让猪成为了人类最好的肉类来源之一,被各地区的原始人类所狩猎。

  根据历史考证,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原始人,便掌握了养殖野猪的技能。

  在随后近万年时间中,猪肉便逐渐成为华夏人民最容易获取,也是最广泛食用的家畜,单单是用猪肉制成的菜肴,就足足有几千种之多,可以说,猪肉就是中国人民餐桌上最为重要的肉类来源。

  时至2023年的今日,中国人每年大概要吃掉7亿头猪,占据全球使用猪肉量的44%,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国。

  在20世纪之前,中国人养殖、食用的猪肉,大多数都是退化掉牙齿、性格更加温顺、浑身黑毛的“黑毛猪”,并且,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的特点,中国各地的猪也不尽相同,有受到寒冷气候影响、抗寒能力极强的东北,有肉质鲜美、瘦肉较多、适合制作金华火腿的金华猪等等。

  彼时的,大多数都具有肉质鲜美、瘦肉较多、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中国古人培育,一代又一代优中选优的优质品种。

  不过,即便中国本土家猪拥有着如此多的优点,但是繁殖能力差与出栏慢的致命缺点,让中国本土家猪始终未能大面积推广开来,中国成猪的出栏数量在过去的近千年时间也没发生太大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代中国的肉价贵的主要原因。

  时间来到20世纪后,由于腐朽的清王朝在国力上的衰弱,中国的贸易市场向世界各个列强打开,也就是在1900年代,为了抢占中国本土猪的市场,德国人开始大量在中国青岛等地区,饲养、售卖欧洲地区的白皮猪。

  相比于黑毛猪而言,白皮猪更加懒惰,不爱运动,也更加爱吃,生长周期非常快,繁殖能力强也上瘾,所以,一头成年的白皮猪往往能够达到200公斤的重量,比黑毛猪重出将近1/3。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外国的白皮猪迅速地抢占了中国市场,并逐渐地替代了中国本土的黑毛猪,成为更受中国人民喜爱,也更具有经济效益的一种猪。

  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中,随着中国人民对于猪肉的需求不断增强,各种出栏快、经济效益高、繁殖能力强的优秀外国猪品种纷纷进入中国。

  在20世纪30年代的短短10年中,就有包括波中猪、泰姆华斯猪、汉普夏猪、杜洛克猪等十几种国外猪进入到国内,并在与中国本土家猪进行杂交后,培育出新猪种,并推向市场。

  所以,在短短的半个世纪发展后,外国猪便逐渐地取代了中国的本土家猪,对中国本土的家猪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但同时也让中国的猪肉产量大增,降低了猪肉的价格,让更多中国人吃上了猪肉,吃得起猪肉。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让中国人民吃上更多更好的猪肉,中国扩大了对外来猪的进口,并推动杂交猪发展,结合不同猪的特点,培育出许多优良的杂交品种,这些品种优良的杂交猪也就自此成为肉养殖的主流。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中国人民的口袋越来越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中国现有的杂交猪已经无法满足中国人民的猪肉需要。

  于是,中国继续推动优质杂交猪的发展,先后引进了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等等优质猪种进行杂交培育。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优质的杂交猪迅速抢占了市场,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时至今日,中国本土养殖猪业主要由各种杂交猪构成。

  由优质外国猪杂交出的猪种,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民对于猪肉的需求,为中国的畜牧业、餐饮行业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

  但是,在杂交猪大行其道的背后,也为中国本土的畜牧业留下了巨大的隐患,那就是,中国的种猪高度依赖于进口的外国猪。

  与植物的杂交不同,动物的杂交条件极为苛刻,非常看重种猪的质量,种猪的质量越高则杂交猪的品种越好,对于养殖行业而言,种猪就是养殖猪的核心,也就是“猪芯片”。

  并且,种猪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来讲种猪在繁殖3—5年后便会出现品种退化的现象,需要引进新一代种猪,重新进行配种,严格一些的养殖场甚至种猪两年就要换一批。

  所以,以杂交猪、进口猪为主的场,就逐渐成了外国种猪的天下,而中国本土的88种地方特殊猪种,已经有85%的猪种存栏急速下降,31个猪种已经濒临灭绝,甚至有专家预测,不过几十年后,中国的本土猪种就可能全部灭绝。

  目前,中国的种猪几乎全部来源于外国进口,其中,来自美国的种猪就达到了40%,美国的种猪行业牢牢地把控住了中国的养殖业的命脉,偌大的中国养殖猪企业就这样被美国人卡住了脖子。

  这些种猪会被外国各个养殖公司作为商品售卖给中国,每一头种猪的价格动辄三四万,部分“猪王”的价格甚至能够达到了六位数!

  根据2021年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1年的前三个季度,中国引进的外国种猪数量达到了24460头,占据中国的种猪数量的98%,多么可怕的数字!

  一旦国外各国集体断供了中国地种猪,中国养殖业将无“猪”可用,中国人甚至可能再也吃不到猪肉了。

  2016年,由于能够繁殖的母猪存栏数量骤减,中国生猪产量急剧减少,猪肉价格开始飙升,为了拯救猪肉危机,中国开始大量地进口来自美国的优质种猪。

  在2016年之前,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种猪数量也不过区区几百头,而就在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种猪数量就达到了11000头之巨,美国种猪一下子占据了中国种猪业的半壁江山,其他市场被法国猪和丹麦猪牢牢占据。

  然而,就在2018、2019两年,受到中美贸易战与非洲猪瘟的影响,美国几大种猪公司对中国种猪进行了断供,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种猪在中国养殖业中的占比几乎一夜之间回到了0。

  失去了美国这个种猪供应的大头,中国种猪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上游种猪的数量减少,直接地影响了中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与此同时,受中美贸易战影响,来自美国的大豆,玉米等猪饲料的价格也飙升至高点,没有种猪,没有饲料的尴尬情景让中国养殖猪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在那一年,无论是可繁母猪存栏数量、生猪数量、仔猪数量、还是出栏生猪数量,都几乎是腰斩一半,肉价格随即飙升。

  而当中美贸易战逐渐进入尾声,中美两国之间贸易正常化后,美国种猪又重新进入了我国,中国的猪肉市场又重新回到稳定之中。

  中国的种猪发展从20世纪80年始,当时的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大量引进进口猪种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并开始持续地推进中国自己的生猪遗传改良工作,想要培育出独属于中国自己的优质种猪。

  但是,种猪的培育是个漫长的工作,所以,中国优质种猪的培育工作在过去四十年的时间中进展较为缓慢。

  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让众多优质低价的外国种猪进入到了中国市场之中并与中国本土培育出来的种猪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而中国养猪场为了能够在市场惨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开始大量的进口外国的优质种猪,中国的本土种猪便只能拱手将市场让给外国猪。

  尤其是以布洛克猪为代表的美系种猪,刚刚进入到市场中,就通过恶劣的竞争手段抢占了大批中国种猪市场。

  在当时的种猪养殖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种猪,育不如引,引不如买”。意思就是说,自主培育要花的钱太多了,还不如引进外国的,引进则不如干脆直接购买外国的种猪。

  如此一来,不少中国本土的养殖企业对国外种业集团存在习惯性依赖,特别是行业中壁垒最高的原种猪对外依存度较高,缺乏主导市场的自主培育品种,不少企业长期面临“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

  这就是造成中国种猪现状的根本原因之一:来自美国,法国等国际种猪企业对中国本土种猪行业的竞争,与中国本土生猪养殖企业对外国种猪的盲目追求与依赖。

  另一方面,根据其他国家猪肉育种企业的发展来看,各个企业之间必须要实现联合育种才能够推出与国外种猪竞争的优秀中国本土种猪。

  而由于中国本土的猪肉市场巨大,中国的众多种猪培育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导致中国的种猪培育中各个企业不能实现资源与技术上的共享。

  各大育种企业之间不能没有行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本土猪育种之间的遗传关联便无法建立,最终导致中国的种猪市场发展缓慢。

  想要解决中国的种猪发展问题,首先要做到的,国家的支持就是养猪相关各行业的团结,只有联合起来培育优良的中国本土种猪,才能够打破外国的垄断。

  种猪培育,看似是一个畜牧业的问题,但实际上,种猪培育是一个极富科技含量的难题,需要生物学、医学、化学、农学等多个行业的共同努力。

  想要让一个养殖场或者企业自己解决这么多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中国的种猪养殖必须要国家出面,制定统一的框架,联合各大企业,招募相关方面的人才,吸收不同地方的经验进行联合育种,才能够培育出优良的中国本土种猪。

  虽然说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本土的种猪饱受非议,不被养殖场认可,但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实现了生猪育种体系的初步建立,全国上下共计拥有66个生猪育种核心区,28个生猪育种重点区以及5个生猪育种潜力区。

  其中,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以及河南五省理论种猪存栏量 145.3 万头,占全国核心种猪产能的37%左右。种猪产能主要分布在养殖大省。

  其次,面对着中国波动的猪肉价格,国家还应该颁布了相关法律并积极落实与生猪育种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对我国种猪培育工作重大项目研发进行补助,鼓励种猪企业积极投资发展种猪的相关培育与研发,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人才的培养。

  目前,中国已经初步的建立了真正可以商业化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种猪培育体系,来自中国本土的种猪培育出的猪肉,正在悄悄地走进中国人民的餐桌之上。

  最后,中国想要实现对种猪行业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对于人才的重视,必须要打破中国生猪育种的人才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近些年来,以基因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融合发展为标志的现代生物育种科技是必然趋势,人才成为种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只有人才得到了重视,人才能够为中国的种猪培育工作所用,才能够依靠中国本土的人才优势来拉近中国与外国种猪企业之间的差距。

  同时,企业应该适当地从外国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吸引国际化的人才,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办法,推动中国的本土种猪培育工作。

  归根结底地说,种猪的培育就要以科技立足,用科技带动发展,只有这样,中国的种猪才能够摆脱对外国的依赖,让中国人民放心地吃上猪肉。

  在中国的文字中,“家”是一个很深层次意味的字,其中“宀”就是代指房屋,“豕”,也就是猪,对于中国古人而言,“房下有猪”便是家。

  这足以见得,对于中国人民而言,猪是多么重要的家畜,它不仅是可以满足人民口腹之欲的生物,更是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所以,中国必须要保护好本国的猪肉产业,只有每家每户都能吃得上猪肉,吃得起猪肉,才会诞生一个个小家,而只有这一个个小家组合起来,才会诞生中国这个大家!


B体育下载app